首页>文化资讯>青瓷文化>南宋龙泉窑青瓷浅析

南宋龙泉窑青瓷浅析

龙泉是位于今浙江西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瓷窑体系。龙泉窑青瓷继承了唐,五代越窑的衣钵,在北宋初期开始萌芽,到宋中期又近一步发展,并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北宋末年,由于北方战乱,窑业荒废,大量的北方窑工跑到了南方,这给龙泉窑瓷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经验,龙泉窑在此机会吸取了很多北方窑口如汝窑定窑等窑口的成就,在南宋定都临安以后,又与官窑相互交流协作,吸取官窑的薄胎厚釉技术,精工细作。同时,龙泉窑青瓷的发展不限于对官窑的仿制与照样,贵在积极进行革新与创造,由灰胎改为白胎,并发明了黑胎品种;又由薄釉改为厚釉,创烧出脍炙人口的粉青和梅子青的釉色,并且突破了传统形制,创造出了端庄典雅的艺术风格,使青瓷艺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远非前代所可相比。


南宋龙泉窑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工艺技术的突破创新和艺术形式的革新创造两方面:明代陆容所著《菽园杂记》记载:“青瓷,初出琉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琉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侯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条日夜烧变,俟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暇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货转他处,现官未尝见也”。


古人已经通过文献记载把龙泉窑青瓷的从取材、练泥、制作,等整个工艺流程作了个论述。


陆容记载的“取泥贵细”。是指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瓷土都是将矿料经水碓舂细淘洗后使用。早期瓷土未经淘洗,而到南宋中后期淘洗越来越精细,淘洗工艺的实施,不但提高了泥料的操作性能,增加了可塑性和生胚强度,而且改善了瓷胎的细致程度和质量,并由灰胎改为白胎,并研制出黑胎青瓷,。

正是因为对材料精细加工与烧制技术的突破创新,才使龙泉窑烧制出了脍炙人口的梅子青和粉青釉色,使南宋龙泉窑青瓷在品质上超越前代,把中国的青瓷艺术推向了顶峰。


艺术上的的革新创造,具体地从它的造型和纹饰的优美风格中表现出来: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装饰纹样是根据胎质、釉色和造型等材料特点进行艺术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器物的美感。并不刻意追求装饰,而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法,使纹饰与材料特点和工艺审美需求尽可能取得统一,而不是为装饰而装饰。北宋时期的由于釉的配方属于石灰釉流动性大,透明度高, 所以装饰上就以刻划纹样为点缀。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厚釉技术发展,为了使纹饰凸出,不为厚釉所掩,就不能沿用凹下的线条构成的划花和篦纹或近于平面的花纹,而必须改用与凹线和平面相反的方法来解决厚釉与纹饰之间的矛盾。因此,这时的纹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凸起于器胎和表面。这样烧成后釉层积聚的厚度就不一样,形成了“露筋”的现象,很自然地表现出釉色的浓淡变化。所以这时期的造型就越来越简洁,装饰也趋向简单化。


以碗为例:北宋时期龙泉窑的碗以装饰为主,盛行内外双面刻划花,外壁刻斜直线条,俗称“折扇纹”,另一种是外壁有内填蓖纹以表现叶脉的单层仰莲。与之相应,碗的形制也略有所变化,内外壁刻划的纹样有相对的组合。内壁花纹有刻划花与蓖点纹,花草纹与蓖线纹相间的图案装饰,题材有团形菊花、荷花、野鸭、鸳鸯、婴戏等。装饰相对复杂。


南宋时期由于釉质的改变,碗在装饰上去掉了内壁的刻划花,突出碗内釉的玉质之美,同时也简化了对外壁的装饰,从细密的折扇纹,蓖纹到刀法洗炼,造型流畅的莲瓣纹,以极简的艺术语言达到简洁平淡,而又不是淡乎寡味的审美意趣。另外一种是直接去掉装饰,在边口上做文章,把北宋时期碗口的微敛圆唇的特点逐一强调,发展出一种束口碗,一种敛口碗。以简洁造型来突显釉色之美。这种演变正是龙泉窑青瓷器简化装饰,装饰上的追求如同文人画般轻描淡写,蕴寓其中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品格一方面是对大自然的审美表达,一方面也是由于南宋社会文化中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在老庄的思想中,崇尚自然,顺其天性是核心的内容。他把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这种艺术品格在龙泉窑的其他器物上均有体现。如弦纹瓶只利用几道距离不等的弦纹,便给器形增加了变化,丰富了它的节奏感。或者在盘、洗中间贴着模印的双鱼,生动活泼,关于鱼的造型样式就有上百种。这些纹饰精练简洁,没有多余的堆砌,出色地发挥了装饰美的作用。另外就是采用自然形态来设计器形,又是南宋龙泉青瓷另一特色,如白菜瓶、海棠瓶、瓜式壶、荷叶罐、菱花盘、莲花式和橄榄式鸟食罐等,取法自然,突破几何形曲直线规律的束缚,在瓷器造型上勇敢创新,充满创造力。将自然之物融汇于精巧的工艺之中,将人为的因素不知不觉地藏匿于自然之中,正是这种完全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和表现,不去施加人性的力量的美学思想,保留了龙泉青瓷装饰品质的自然之美。


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以简约见常,多有朴实无华之感,“天然去装饰”的道家美学引导龙泉青瓷在造型上追求简化,再简化。去除过多的人为因素,蕴装饰于无形之中,追求“合乎天造,厌于人意”的审美意趣。这种简化在具体的型中有着很明显的表现。


以五管瓶为例:五管瓶是龙泉窑独有的器物,它是在器物的肩部安有管而称之为多管瓶,最多十管以五管多见。1991年庆元竹口镇出土一件多角瓶,青褐色釉,其肩部有五个捏塑角状管,肩腹饰有捏塑的水波纹一周。根据形制,可以看出龙泉窑早期形态的五管瓶是对这一类产品的模仿。它在原有的器物的形制上,有的部分保留,如捏塑水波纹;有的改进,把五角改进为五管管口。器腹的装饰根据当时流行的纹饰而取。之后的器物纹饰慢慢地变为简洁而深有含义的莲瓣纹,风格或粗旷,或在瓣内浅划有细筋脉。


随着时间的变化,五管瓶形制也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器呈阶梯状,级数少则三级,多的达十级以上,并由下而上逐级内收。这种性质变化体现出在一定时间内这种级梯做为五管瓶的一种特点而存在,人们不断地增加减少级梯正是对这造型的提炼,使造型简洁化。但是这时期的器物大都有明显时代风格的装饰特点,釉色青黄透明,主体刻划纹样饰于器腹。


五管瓶发展到南宋器形变化较大,器体较前期要小,器腹上级的数量减少。釉色变得青灰浑浊,通体素光无纹饰,把管口做成花形器,盖纽做成卧犬。装饰元素已被集中到了寻求管口的变化上面。出现装饰简洁化,主题集中化的倾向。这种简洁的装饰造型有利于表现釉的精美。它与虎瓶成双成对地制作生产,在南宋以其的随葬功用性慢慢得取代了五管瓶的功用。曾有人也认为龙虎瓶是五管瓶的变体,但是晚期的五管瓶跟龙虎瓶乃至早期的五管瓶在形制上差别已经很大。 南宋时期的五管瓶器体变小,为小口、直颈、弧肩折腹、下腹有流行的莲瓣纹,除了五管继续保留外,其余部分变化大,管口和腹相通。此时造型的极简与装饰的单纯再与早期的多管瓶相比,无论在形式感上,及其主题上都是高度的集中,主题寓意明确,没有烦杂,没有多余的元素出现。龙泉青瓷的进一步简约得到很成功的表现。出现无纹饰素面造型的趋势。


龙虎瓶是从唐代越窑的蟠龙瓶发展过来的,北宋时期婺州窑的随葬堆塑盛行龙的形象,在浙江的瓷业生产中,器物上龙的形象已雕刻得非常成熟。龙泉窑堆塑的蟠龙瓶是吸收其他窑口中同类产品的造型特点,而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装饰手法和题材内容而烧造。龙泉窑蟠龙瓶体现的是这一时期龙泉窑产品风格的典型特征。现遂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就收藏着一件在蟠龙瓶上加五个管的蟠龙罂,它吸取其他窑口产品的蟠龙的造型特点再与本窑口五管的产品造型特点并相互叠加,后来龙虎瓶的五管就没有了,仅保留了堆塑的龙虎的形象跟盖纽的金鸡、玉犬。造型上更简炼了,装饰上更单纯了,艺术表现更加集中在了对龙虎的造型跟盖纽的造型的演绎上了,这种变化使得釉的质感更加突出了。


效果最明显的当属现在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蟠龙瓶了,盖纽上天狗的站立的生动造型与盘蟠龙在云中游荡的形象特征巧妙的呼应起来,让这件静静地呆在玻璃窗里的瓶子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而釉的玉质感在这件器物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另有凤耳瓶或鱼耳瓶、它的基本造型是简腹、直颈、暗圈足,肩部与颈部交界处成一道倾斜的转折面,全体显得单纯、挺秀,均由直线构成,又运用了动物的题材塑成双耳,以生动优美的凤头、双鱼、蟠螭等形象,装饰在瓶颈两边,使动静相生,曲直有致,增加了它的艺术魅力,成为龙泉青瓷的经典器型。


摒弃装饰,却又寓装饰于无形之中。极简造型,却又使器身无处不耐人寻味。正是这种“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美学思想,成就了南宋龙泉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呐”的天然之境。造就了南宋龙泉窑青瓷独有的深沉高雅的意蕴与品质。

南宋龙泉窑青瓷对品质的追求是强烈的,无论是精工细作的原料、高超的烧成工艺,还是追求简洁淡雅、自然朴素、天人合一的艺术品质,都取得了十足的成就。这种成就,一方面是由窑工以高超的工艺发挥对自然审美的表达,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正是当时社会的文化品质需求造就了龙泉窑青瓷的“天人合一”艺术品格。


当代龙泉青瓷的发展也应该继承南宋龙泉窑工们追求精工细作,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并结合当今人生活的审美需求,并关注国内外青瓷艺术的发展变化,取其精华。做好当代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延续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轻工厅《龙泉青瓷研究》 文物出版社 1998

2、 陈万里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紫禁城出版社 1997

3、 任世龙 汤苏婴 《龙泉青瓷鉴定与鉴赏》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4

4、 周仁 《中国古陶瓷研究论文集》第157——164页 《龙泉青瓷原料的研究》 轻工业出版社 1982

5、 李家治 《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第286——312页 《南方青釉瓷的成熟和兴盛——龙泉窑南宋官窑青釉瓷》 科学出版社 1998

6、 黄胜 论宋代青瓷的美学品格 《美术观察》2007 第2期 第112页 中国艺术研究院编

7、 叶英挺 《梅子初青》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5


标签: 金逸瑞

分类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