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行业资讯>金逸瑞:哥窑迷情

金逸瑞:哥窑迷情

金逸瑞一直有个南宋之梦,并一直努力追探南宋哥窑之气度。他是龙泉目前为数不多的按照古法实践青瓷支钉烧制技术的人之一。他说,他喜欢南宋哥窑那古朴典雅的韵味。


金逸瑞:哥窑迷情

金逸瑞与张守智教授讨论哥窑工艺


龙泉青瓷,一般被分为“哥窑”、“弟窑”两种。

哥窑,尤其是南宋哥窑,其紫口铁足、金丝铁线、薄胎厚釉、温润的釉色、俊雅的造型,是其最直观明了的艺术特征。结合薄胎厚釉的工艺特点,用自然纹片作为装饰的特殊手段,是哥窑艺术典雅之美和古朴风格的根本所在。这些不规则的开裂线条,自如流畅地在水一般的青釉上来回地穿插,大小,疏密的块面变化随着瓷器形体的起伏,相互分割的线条所产生抑扬顿挫的美妙韵律,给龙泉青瓷增添了光彩和生机。

然而这种名列宋代五大名窑、被后世鉴赏家推崇备至的瑰宝,在技术上,由于缺乏同时代明确的文献记录,早已成为埋藏于地下的悬案。而后人习见的文献中,那些只言片语、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种种传说、传闻乃至猜测,则让哥窑瓷器混沌在一团飘忽、玄妙的谜团里。

就是这散发着阵阵神秘而幽雅气息的“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青瓷人为之沉醉,包括金逸瑞


“少小浸淫青瓷艺术,受青瓷正宗之传承。”

金逸瑞是现今龙泉中青年艺术家中的翘楚之一,青瓷鉴赏的行家们这么说。在高手林立、流派纷呈的龙泉,金逸瑞从一名普通的青瓷厂工人,衍变为如今卓然独立的瓷艺家,走过了不平凡的24年。

“小时候除了泥巴真的没什么好玩的了。我的家人,对泥巴有天然的亲近。”金逸瑞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开玩笑似的说。金逸瑞很幸运,出生在一个青瓷世家。他的父母是龙泉青瓷界的老辈人物,他求学,也是在龙泉瓷厂子弟学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逸瑞与青瓷的缘分,是从其出生之日起就命中注定的。

1987年,金逸瑞从龙泉瓷厂子弟学校毕业后进入龙泉瓷厂工作。在瓷厂期间,他虚心向青瓷老艺人们请教,努力学习青瓷设计、加工制作等各个程序。十多年里,他先后在龙泉瓷厂的原料生产、成型设计、模具制作、产品烧制等车间工作、学习。“遇到不懂的就问那些老爷子们,受他们的恩惠无法言表,没他们,我到不了今天。更幸运的是,我两个哥哥也从事青瓷生产与创作,他们对我要求更严格。做青瓷,家里厂里,到处都是我的老师!”

在采访中,金逸瑞不止一次说到“我是幸运的”,对于现今的成绩,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营瓷厂面临体制改革,众多青瓷人“流落民间”。为了更好地学习青瓷设计制作工艺,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金逸瑞投身到乡下,琢磨、操作起了仿古青瓷。

“当年在青瓷厂的工人,很多现在还在踩黄包车。我没去,是因为我哥哥他们觉得我做青瓷还行,就让我去接触仿古。所以我说我是幸运的。”金逸瑞兄弟四个,他排名老三,受到的照顾相比而言更多些。“现在想想,这个继续“深造”的机会,还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没这段,估计就没机会跟家传的技艺结合了。”

后来,金逸瑞的两个哥哥各自建了青瓷企业和工作室,他就顺理成章的去帮忙了。期间,他在制作工艺上不断开发与创新,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验,从青瓷造型设计、制作工艺上狠下功夫,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青瓷设计与制作水平。通过两个哥哥的桥梁作用,他更是得到了很多大师的悉心指导,如徐朝兴、夏侯文等大师。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前后,而立之年的他,终于成功研制了“龙泉米黄釉”。“我是幸运的。”金逸瑞感激地说,“我的成果离不开他们。”

2004年9月,在二哥金逸荣的帮助下,他联合创办了“龙泉市南宋哥窑瓷业有限公司”,开始大展拳脚自己的青瓷事业。“一开始办厂的时候很困难,工人的工资都发得隔三差五的,呵呵,好在很快生意上就顺畅了。”金逸瑞回忆起曾经的创业史,感慨万千,“这其中的苦累,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说得清。”

艺海无涯,学无止境,金逸瑞明白在艺术这条道路上,不仅需要艺术家丰富的经验积累,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与修养。2007年,金逸瑞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收为徒弟,受到徐大师悉心指点。“虽然现在总算有了点成绩,不过还远远不够。”2009年,金逸瑞攻读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这是徐老师要求的,不读书不深造,他认为很难懂得青瓷的“本”!”。

金逸瑞笑着对我们说,他算不上个生意人,只是一个做青瓷的。不管生意上效益、产值如何,最重要的还是要做自己的青瓷。“我认为办企业就一定要交税,不管自己的厂能有多少产值,作为一名纳税人,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是我作为一个龙泉青瓷从业者的本分。”金逸瑞说得简单而干脆。


哥窑情结

金逸瑞心中,有着一个南宋之梦。他说,他喜欢南宋哥窑那古朴典雅的韵味,“那是中国古瓷器发展最高峰的时候。”

“家里有一些老东西,有哥窑的。接触了哥窑后,就发现喜欢上它了,其他的就不想做。”金逸瑞说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哥窑,“我想这可能就是缘分吧。我爸爸他们那一辈,或者再往上,做这个就很精熟了。”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以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裂成纹见长。裂纹因吃色深浅不同,呈现黑褐色、黄色,因而素有“金丝铁线”之美称,这样以粗细不同、浓淡不一的纹线交织在一起,装饰性更强,效果更佳鲜明夺目。根据纹片的形状,人们还将其分别冠以“冰裂纹”、“蟹爪纹”、“鱼子纹”、“牛毛纹”等美称。釉层饱满丰厚,釉色清灰淡雅,釉内多有细小的气泡,如“聚沫攒珠”,若隐若现,自然生成而变化多端。这些都构成了哥窑瓷器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古色古香,庄重典雅。


追寻南宋之遗风,是每一位青瓷人的梦,金逸瑞也不例外。

家传的渊源,加之老一辈青瓷大师徐朝兴、夏侯文的悉心指点,使他在南宋哥窑上,很快抓住了要领,获得了灵感。2007年以来,在师傅徐朝兴的悉心指点下,金逸瑞的作品,逐渐成形,有了自己的味道。它们清新雅致,融传统艺术与现代技艺于一炉,具有较强的意识个性。他的器形浑朴大方,古拙中透露出生命的灵性;釉色润泽如玉,深邃中包含着大千的哲理,“其作可通古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创作的米黄釉“洗”在第6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荣获银奖,这标志着他的艺术创作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之后他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各大赛事上获奖。

“我更希望自己做东西长进,奖励不过是附带的东西。”金逸瑞还是平淡地说。


金逸瑞:哥窑迷情


当青瓷遇见普洱茶

金逸瑞以作“洗”称闻,“洗”之外,所作茶具亦可人。其茶具,神逸形朴,色沉稳而不浮,釉莹润而不腻。“南宋哥窑有限公司”也以生产高档茶具为主,其茶具无论造型或是釉色,都是众多青瓷产品中的精品,吸引了上海、北京以及众多海外的青瓷爱好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带动了整个青瓷茶具产业的发展,而现代人喝茶讲究品位和文化,人们更注重茶具与茶的搭配。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对茶具曾有专门的论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论述中,陆羽表示青瓷比白瓷更加适合喝茶。“因为茶汤色带黄绿色,青瓷的颜色使茶的汤色更有美感,品茶的口感在视觉美的基础上更有提升”金逸瑞解释,“青瓷与茶,相得益彰”。

2005年以来,市场悄然刮起全民热炒普洱茶的风潮,随之带动了茶具的发展。然而当时的茶具并不适用市场需求。

“要么太大要么太小,没有合适的。”金逸瑞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开始做青瓷茶具,“用粉青杯泡普洱茶,汤色非常好。”

“我是幸运的,正好抓住了那些年全民热炒普洱茶的机遇。”金逸瑞再次感慨。


明天会更好

一件上佳的青瓷艺术品需经过80多道生产工序制作和1300℃高温才能烧制而成,而一件上乘的青瓷作品更是要青瓷人运用几十年的技能经验和艺术修养才有可能完成。龙泉青瓷是水与土的结合、人与泥的对话、土与火的烧就,大自然的五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金逸瑞已过不惑之年,通过努力,他已是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南宋哥窑”这一国家级中华老字号的品牌在他的手上日益响亮。尽管创业艰难,烧成一件好作品不易,可金逸瑞仍无怨无悔,执著追求,“哥窑”这一千古之谜,已逐渐被他所破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他的艺术创作也在不停超越,这种不断地超越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金逸瑞的艺术生涯必将愈加辉煌灿烂,龙泉青瓷的明天会更好。




标签:

分类阅读

热门阅读